奥密克戎毒性是否有大幅减弱?
由于更加作用于上呼吸道,以及疫苗的广泛接种、先前感染所提供的免疫保护,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相比以往的变异株,奥密克戎的重症、病死率确实是明显下降的。当然,较高的传播率,可能会在疫情波峰中迅速耗尽医疗资源,导致医疗挤兑严重,超额死亡激增。
奥密克戎变异株在成人中引起较轻的疾病,但导致儿童入院人数增加
与南非开普省前几波疫情相比,奥密克戎引发的第四波疫情中实验室确证的新冠感染结果
尽管在奥密克戎疫情期间住院的患者住院时间较短,ICU收治频率较低,但短时间内高传播率导致的大量住院治疗可能会给美国当地的卫生保健系统带来压力,平均每天死亡人数仍然很大
感染并治愈之后,是否会重复感染?
与以往的多种变异株相比,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刺突蛋白具有大量变异,导致奥密克戎变异株具有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
已经感染过德尔塔变异株、奥密克戎早期亚型变异株,或者接种了针对奥密克戎早期变异株研发的疫苗, 并不等于具有更强的免疫力,不会再次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及其各种新亚型株。
新冠疫苗提供的免疫保护在完成接种在4-6个月后明显减弱,抗体衰减后,人体面对新的奥密克戎亚型变异株,容易出现突破感染(这也是海外各国和地区,一年内经历多波疫情,呈现波浪形态的原因)。
当然,接种新冠疫苗或者在过去6个月内感染过新冠肺炎的人,体内仍有较多T细胞组成第二道防线,仍可阻击奥密克戎并尽可能保护人体免遭重症。
Omicron的新亚型,可以躲避其早期亚型感染建立起的中和免疫
接种了三剂疫苗且之前没有感染过新冠的人,感染奥密克戎后,人体对先前多种变异株(Alpha、Beta、Gamma、Delta 和原始病毒株)的免疫有所增强,但对奥密克戎本身的免疫增强作用较小
新冠病毒的进化变异方向,是否会是毒性越来越弱?
相比原始毒株,阿尔法、德尔塔毒性都增强了。奥密克戎与德尔塔变异株相比,出现了毒性减弱的现象。但是目前在全球各地广泛流行的不同的奥密克戎亚型,毒性并没有按照越来越弱的方向发展。BA.5比BA.2毒性更强(国内目前流行的两类亚型变异株),正在欧美地区迅速成长壮大的新亚型变异株BQ.1,毒性也没有又进一步减弱。只有刚在新加坡肆虐过的XBB,重症率有所下降。
奥密克戎的毒性减弱,并不代表病毒的进化变异,一定会向毒性更弱的方向发展。与病毒的免疫逃逸和传播率面临强大的进化压力不同,病毒毒性通常只是进化的“附带结果”。
奥密克戎如果感染了大多数人,下一个想要成为主流的变异株,很有可能,会尽可能具有与奥密克戎更多的抗原差异。持续的快速抗原进化可能会产生免疫逃逸能力强、毒性更强的新变异株。
事实上,像德尔塔一样毒性强,更加作用于肺部,又像奥密克戎一样易于传播的变异株,在今年早些时候,已经在全球多地出现过,但是没有传播起来。但是在最近,又在全球多地开始出现,例如菲律宾的XBC,南非的XAY和俄罗斯的XAW,法国的XD和美国的XS。
什么是“长新冠”?
有的标准是症状持续超过12周,有的标准是持续四周以上。
台湾5月26日的报道,最常报告的症状:疲倦(53.1%)、气喘(22.9%至43.4%)、关节痛(27.3%)、胸痛(21.7%)、咳嗽(15.4%)、嗅觉味觉异常(13.1%)。
感染奥密克戎的患者出现“长新冠”的概率比较低?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研究显示,在奥密克戎疫潮期间,感染奥密克戎的患者出现“长新冠”的概率,比感染德尔塔的患者低了20%至50%;这个概率会因患者年龄和接种最后一剂疫苗多久而不同。
但这并不意味着“长新冠”患者人数在减少。在奥密克戎疫潮期间,虽然出现“长新冠”的风险更低,但由于奥密克戎传染力更强,感染的人更多,因此出现“长新冠”的绝对人数也增多了。
截止2022年11月3日,英国有210万人(占总人口的3.3%)报告“长新冠”,奥密克戎疫潮期间报告“长新冠”的患者为74.9万人(35%)。
台湾5月26日的报道,在奥密克戎疫潮期间染疫的逾百万患者,绝大部分为轻症,但临床发现有43%的确诊者罹患“长新冠”。
重复感染新冠,存在什么风险?
基于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的国家医疗保健数据,一项发表在《自然·医学》杂志上的研究报告表明,无论是否接种疫苗或接种了多少剂疫苗,全因死亡率、住院率和发生重大疾病(如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胃肠道疾病、肾脏疾病、精神健康障碍、肌肉骨骼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的风险均大幅增加。重复感染的次数越多,风险越高。
与没有再次感染新冠病毒的人相比,再次感染病亡的可能性是前者的两倍,住院(美国的住院标准在我国相当于重症)的可能性是其3倍。
奥密克戎能在皮肤上,不锈钢、塑料制品表面,冷藏、冷冻环境中,存活多久?
病毒在皮肤上,37℃下保持活力8小时,在22℃下至少96小时,在4℃下存活14天。
即使初始病毒载量比较低,病毒在不锈钢、塑料袋上,温度21℃ ~ 23℃,仍然能保持3天有传染性。
蛋白质、脂肪和水分含量高的熟食在冷藏温度(4℃)下储存时,病毒的传染性长达3周。
病毒的传染性可在冷链食品包装上持续至少60天(温度保持在-18℃以下)。
疫苗
序贯接种是指不同技术路线的同种疫苗交替接种,比如两剂灭活+一剂mRNA;打三剂灭活属于同源接种,免疫效果没序贯接种强;无论是mRNA还是灭活疫苗,都是肌肉注射。而吸入式口腔黏膜疫苗能诱导呼吸道黏膜免疫,更能防感染、轻症。
我国绝大多数已接种加强针疫苗的人群,接种时间超过了6个月,随着时间的流逝,免疫水平和保护效力下降。
从接种的疫苗的技术路线看,我国目前接种的绝大多数是灭活疫苗,占接种总剂数的近95%,腺病毒载体和重组蛋白疫苗合计不到6%,而且我国尚未批准mRNA疫苗上市。
从加强免疫接种的方式看,我国目前绝大多数都是同源接种加强免疫,即接种三针灭活疫苗,序贯接种加强免疫的比例不到6%。
而大多数接种过三针灭活疫苗的国人,按照当前政策,也无法接种吸入式口腔黏膜疫苗。并且符合条件能接种的,目前也仅限于已经开展试点的一二线城市,或者新疆这类疫情严重的省份。
所以国人的整体免疫水平仍然不高,面临层出不穷的奥密克戎亚型变异株,疫情如果进入高峰期,大量人口感染造成医疗挤兑,超额死亡人数激增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大。